证券

券商投研乱象:标题奇葩乌龙频现 暗藏错综利益链,券商投研能力排名

字号+ 编辑:89资讯/秩名 来源:财经新闻点击:249 2016-11-27 00:27我要评论( )

在买方机构眼中,某些研究员良莠不齐,导致部分调研可信度不高,虚假研报频频被打脸,券商投研价值存在每况愈下的远忧。某些券商研报甚至被视为市

 

 

 

日前,某大型券商研究所组织电话会议因错误邀请嘉宾,遭到当事公司抗议,再度激起市场对券商投研“乌龙”的热议。无独有偶,监管部门此前就分析师各类标题“奇葩”的研报进行点名通报,直指券商投研圈的浮夸乱象。

券商研究所内部人士分析,受排名考核压力以及分仓佣金制度因素影响,分析师的投研能力逐渐遭到异化,玩弄文字、追逐热点的操作取代了基础的调研工作,令“奇葩”和乌龙的研究报告频频出现。另据知情人士透露,某些研报背后隐藏着研究员、上市公司、中介机构之间纠缠的利益链条,造成研究员独立性丧失。

在买方机构眼中,某些研究员良莠不齐,导致部分调研可信度不高,虚假研报频频被打脸,券商投研价值存在每况愈下的远忧。某些券商研报甚至被视为市场“反向指标”,传统卖方研究模式遭遇考验。

频发乌龙闹笑话  研报奇葩遭整治

日前,某大型券商研究所组织的一场电话会议发生了“李鬼”事件,出席会议的所谓某公司高管发表引起争议的言论,但事后发现此人系冒名顶替。

这只是券商投研江湖乌龙之一斑。“有些研究员会把道听途说且没有实地求证的消息写进研报,有些则是缺乏调研基础、故意夸大投资标的市值而强行荐股。还有研究员在关键信息的数据统计上犯错。五花八门的乌龙事件层出不穷,券商投研的专业性受到投资机构的质疑。”曾担任某中型券商研究所所长、现任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林生(化名)坦言,由于行业存在浮躁风气,券商研究员缺乏基础调研、盲目追逐热点的情况日益增多,导致乌龙报告泛滥成灾,投研质量堪忧。

 

 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资产荒下信贷大增流向房地产市场 或将抑制去库存,资产荒是什么意思

    资产荒下信贷大增流向房地产市场 或将抑制去库存,资产荒是什么意思

    2016-10-17 10:12

  • 深港通开闸倒计时四个月 港交所谋划更大规模互通,港交所披露易的使用方法

    深港通开闸倒计时四个月 港交所谋划更大规模互通,港交所披露易的使用

    2016-09-06 14:29

  • 侠客岛:“深港通”里的国家战略,沪港通如何买港股

    侠客岛:“深港通”里的国家战略,沪港通如何买港股

    2016-10-17 10:14

  • 新三板乱象:券商突击核查傻眼 发现“失联董事长回来了”新三板定增乱象

    新三板乱象:券商突击核查傻眼 发现“失联董事长回来了”新三板定增

    2016-09-02 17:17

网友点评